“走进中国斡旋下的沙伊和解”主题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单位: 编辑:发布日期:2023/04/27浏览量:

4月25日下午,由财经系主办的以“走进中国斡旋下的沙伊和解”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活动在1号教学楼217会议室成功举行,思政团队和金融团队共18人参加本次活动。

沙龙活动分为“八仙过海”和“打破砂锅”两个环节,持续两个半小时。思政团队围绕“从‘世仇’看待沙伊和解”和“沙伊和解的中国力量”两个主题陈述学术观点;金融团队分享的观点主题是“从金融发展看待沙伊和解”和“沙伊和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参会教师从各自专业角度,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本次活动是围绕时政热点进行的首次跨系、跨学科、跨专业的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平台,展现了不同思维的碰撞与融合,为进一步建设和提升学院学术氛围、完善教学团队结构带来了新思路、新启发。

学术观点:

思政团队观点

杨希:《沙特伊朗两国的矛盾与渊源》

沙特与伊朗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既有不同民族、文化、宗教派别之间的先天冲突,又是大国博弈裹挟下的必然结果。

孙敏:《沙特、伊朗两国的政体及根本诉求》

一个稳定的地区是繁荣的基础;相互尊重和理解是解决地区冲突的关键;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是解决地区冲突的必然趋势。

王君:《中东问题现状的由来及可能的走向》

西方国家利用领土纠纷、民族矛盾、信仰之争等问题激化了中东分裂,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导致中东格局产生新变化。外部势力加紧争夺中东,内部势力则出现多边下注、关系缓和的倾向。中东未来只有走向合作发展,尤其加强与中国的战略沟通,才是破局所在。

孙甜甜:《沙特与伊朗“世纪和解”的历史意义》

“沙伊和解”是中国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彰显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开创大国斡旋新模式。为中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杜汉章:《如何从整体上看待本次“世纪和解”》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这是当下世界诸多热点问题共同的时代背景,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使得域内各方基于自身实际做出新的选择和改变,重构世界及地区秩序。

金融团队观点

常新:《从国际货币体系看沙伊和解》

沙伊和解对中东和平和解决局部冲突带来示范作用,影响了 “石油美元”的循环,提供了国际金融体系在发展变化中的中国机遇。

薛昊:《沙伊和解形势下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

沙伊和解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四重机遇和三重挑战,机遇是部分投资风险消除、中企合作投资领域增加、政府支持增加和合作竞争力加强。面临的挑战分别是投资环境尚未真正转变、外部干预风险增加以及市场机遇判断风险。

赵丽娟:《“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中东经济发展思考》

中东的出路关键在于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沙伊和解使中国中东经济面临互补领域合作、数字经济运用、金融科技创新等发展机遇。

齐乃乐:《以投资和贸易的角度,分析沙特伊朗和解》

通过投资和贸易的角度,分析了沙特伊朗在中国斡旋下和解的原因,以及从投资与贸易两方面分析了沙特和解对中国的影响。

李想:《关于沙伊和解去美元化思考》

通过沙伊关系改善,更加让我们看到了“去美元化”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也带给人民币结算更多的机遇。

张欣:《伊朗沙特和解对中国在中东地区进行能源合作和投资的意义》

沙特伊朗的世纪和解,将给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能源合作与投资带来许多机遇与挑战,将推动中国与沙特伊朗在石化、电力、新能源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赵玉凤:《中国外交“挺进大别山”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促和沙伊,中国外交转守为攻,中沙人民币贷款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盘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棋,已经在中东缓缓展开。

韩香慧:《沙伊和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沙伊复交意味着巨大的示范效应和发展红利,深化了中沙伊三方乃至同地区其他国家间的全方位务实合作。

李晓彤:《沙伊复交对中国能源贸易发展的影响》

沙伊复交对能源经济的影响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世界能源格局重归平稳。第二,减轻石油产业过度依赖的问题,推动中东地区加速能源转型,找到经济增长新动能。第三,有利于世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同时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广阔市场。

朱树森:《讨论中国斡旋沙伊和解给中国证券市场投资带来的机遇》

中国斡旋沙伊和解有助于加强中国同中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石化板块、新新能源板块、基础设施建设板块带来投资机会。

陈正:《沙伊和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思考》

沙伊复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快速恢复;给我国制造业外贸企业提供新的机会;深化中沙伊三方及其他国家间的全方位务实合作;有望更多使用本币结算,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撰稿: 赵丽娟

初审: 李晓彤

复审:常 新

终审:胡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