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服装工程与管理系与国际贸易系共同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交流座谈会,围绕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科交叉融合及行业需求对接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教学主任朱琳主持,国际贸易系教学主任李开峰及两系专业负责人共同参会。
朱琳指出,当前服装行业不仅需要工程技术人才,更亟需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具备跨境供应链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她建议在服装工程与管理专业中增设“服装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实训流程软件”等实操课程,并邀请国际贸易系教师参与授课与课程设计,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李开峰指出,在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格局的持续变化和产业链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国际贸易系长期致力于经贸理论与实务教学,而服装工程与管理系在服装设计、生产流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积淀深厚。两系合作有望打破专业壁垒,构建更加契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座谈会上,双方教师就现有课程结构、实践教学安排、校企合作资源整合等具体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国际贸易系提出可在“跨境电商”“直播实战平台”等课程中嵌入服装行业案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服装工程与管理系则建议联合开发“纺织服装进出口模拟实训”等跨专业实践项目,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从生产到出口的全流程业务操作。
本次座谈会进一步凝聚了两系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共识,双方表示将成立联合工作组,持续推进课程共建和师资交流,共同培养既精通工程技术又熟悉国际经贸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撰稿:张 岳 初审:潘汝潭 复审:朱 琳 终审:杨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