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国际贸易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日期:2025-06-05  作者:李瑞雪  点击量:

 

6月3日,国际贸易系青年志愿者走进泰山红门景区开展沉浸式学习体验,在泰山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碑刻寻廉:触摸历史的温度  

在红门景区古朴的石阶旁,第二党支部校外导师宗世正为志愿者们讲解"泰山造林纪念碑"背后的故事。"这块1956年竖立的石碑,记录着泰安人民历时三年绿化泰山的壮举。"宗老师指着斑驳的碑文说道,"当年没有现代机械,群众靠肩挑手抬,在海拔千米的山上种下百万株树苗。"

志愿者们轻抚石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些挥汗如雨的身影。学生代表王明感慨:"碑文上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几代人的坚守。就像廉洁品格的养成,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阳光透过古柏洒在石碑上,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八个大字映照得格外醒目。

 

知行合一:躬身实践悟真知  

带着碑刻带来的心灵震撼,志愿者们立即投入到景区环保志愿服务中。他们分组行动,有的细心捡拾步道上的垃圾,有的认真整理游客敬献的鲜花。刘智伟同学蹲在石阶旁,夹起卡在石缝中的烟头:"这些细微处的清理,就像我们修身养性,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在一天门前,志愿者们遇到了一支老年登山队,老人们热情分享起泰山挑山工的故事,泰山挑山工精神让志愿者们对"正道直行"有了更生动的理解。

 

 

薪火相传:青春誓言映山红  

活动尾声,师生们在"红门"牌坊下举行分享会。宗老师总结道:"今天我们在泰山上了三堂课:碑刻是历史课,服务是实践课,挑山工故事是人生课。"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将"泰山造林精神"转化为成长动力,像泰山松一样扎根土壤、向阳生长。

(撰稿:李瑞雪 初审:刘亚君 复审:吴兰芬 终审:刘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