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举办“关爱生命 远离疾病”知识讲座
发布日期:2018-04-08 作者: 点击量:
冬去春来,气温变化无常。在这个传染病盛行的季节,为提高学生们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我系在4月3日下午在报告大厅举办了以“关爱生命 远离疾病”为主旨的知识讲座。 本次活动的主讲人是与我校有多次合作的泰安市中医医院的薛主任,他在预防和救治传染病的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从当前传染病流行形势,薛主任结合时节特点,重点就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麻疹、艾滋病等传染病进行案例讲解,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春季传染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鉴别诊断、预防措施,认识到日常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并就流行性感冒症状、结核病防治、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感冒时应该吃什么药、结核发病症状、艾滋病的发病症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讲解。教授的讲座从大家所熟知的各种生活方式展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健康的影响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内容,让大家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一些影响健康的不良习惯,对日常生活各方面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 他使学生了解到了传染病的种类、危害、传播途径和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大类共39种。甲类两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包含了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等。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在乙类传染病中,乙肝可以说是爆发率比较高的一种。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五种:第一种是母婴传播;第二种是医源性传染;第三种是输血传播;第四种是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第五种是性传播。校医向我们讲述了乙肝的主要症状:乙肝患者常感到体力透支,容易疲惫,其原因可能一方面是肝功能受损,进食量有所减少,食物消化遭受障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炎症,消耗增加,已摄入的物质因肝功能受损,无法充分代谢,满足肌体的需要。第三个方面是乙肝引起的精神的心理上的压力。 薛主任指出HIV病毒的传播途径共有三条: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但同台共餐等日常生活相处中,并不会被传染艾滋病。随后,他又为学生宣讲了艾滋病人并非是洪水猛兽,他们需要的是微笑和温暖并不是排斥与远离。他们恐惧病魔,更害怕冷漠,但有了爱的滋润,他们将多一分抗争病魔的勇气。希望同学们能够正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向艾滋病人伸出援手,展开笑容。 薛主任就预防措施作了强调:要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主动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要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抵抗力下降,确保睡眠时间;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传染疾病的知识,学习到了在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应该如何预防并能建立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 (撰稿:吴兰芬 张明玉 摄影:魏佳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