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精神
发布日期:2017-04-17 作者: 点击量:
花会凋零,水会干涸,而雷锋精神却永远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题记 三月,是学雷锋的日子,也是人们想起雷锋,评价雷锋的日子。中国是一个英雄的国度,有这样一位战士,也没有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没有建立过丰功伟绩,但他的名字却被我们永远铭记在心里。 有这样一种精神,它不是一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但他却成了我们的学习榜样,他便是家喻户晓的雷锋。在一个民族的性格深处,雷锋精神正变成一颗珍贵的火种,代代相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歌曲我们唱了数十年。多年来,雷锋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这让我又想起了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雷锋就是这样高尚的人,他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们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弃物,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帮别人一把,这些都是雷锋精神的延伸。 雷锋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也不会过时,因为他的博爱精神没有走,以爱为核心的雷锋精神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泯灭,当今社会,“现代版”雷锋可谓是随处可见。 学校中,同学们马马虎虎丢东西的的确不少,某些同学捡到了几百块钱,捡到了饭卡、银行卡,当大家都认为他会私吞了的时候,他却主动通过好多渠道将钱送还给失主,失主找到了自己丢失的物品,他也为自己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经过这件事,他不仅得到了赞扬,也让同学们对他的人格有了更好的评价。我想,把钱交还给失主的那一刹那,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或许这就是雷锋精神,因为他懂得为别人考虑,在利益和良心之间,他选择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远比追求利益的人要高尚得多。 由此可见,雷锋虽然已逝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他的精神仍存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时代的民族精神中。雷锋,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代号,而是一个时代追求和谐的象征。 雷锋,其实从未离开,他一直在我们身边。 (撰稿:16会2 王慧茹)
|